国内首部《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改造设计规范》通过专家审查会

由广州华特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广东省标准《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改造设计规范》送审稿[以下简称《规范》]于2019年12月30日通过广东省住建厅组织的专家组审查。

专家审查会由广东省住建厅组织召开,由广东省住建厅科信处廖江陵处长主持会议,由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星教授级高工、中国工程院院士吕西林教授担任专家组正副组长,全体编制单位的参编人员参加了会议。

省住建厅科技处处长主持会议省住建厅科技处处长主持会议

主编单位汇报编制情况

主编单位汇报编制情况

 

专家组听取了《规范》编制组主编、广州华特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总工程师黄小许教授级高工的编制情况汇报,对《规范》条文进行了逐条审查,给《规范》以高度评价,形成了专家组审查意见。专家组审查意见认为,“《规范》填补了国内外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改造设计的空白,技术内容科学合理、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与现行的相关技术标准相协调,关键技术有重要创新,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专家组一致同意标准通过审查”。

陈星大师主持审查

吕西林院士发言

审查会议进行中

审查会议进行中

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本《规范》由广东省住建厅于2015年11月5日立项编制。在调研、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及规范规定、总结二十多年改造设计经验的基础上,主编单位广州华特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会同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完成了《规范》配套课题“新旧混凝土结构连接界面的受剪承载力研究”,为《规范》编制取得了大量试验数据和回归统计数据。《规范》编制组建立了系统、可靠、合理的既有建筑混凝土结构改造设计方法,依次完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和送审稿,并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定向专家征求意见和公开征求意见。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香港理工大学校长藤锦光教授和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苏恒强教授级高工等10位专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意见。共收集到意见或建议156条,其中采纳104条,部分采纳12条,不采纳40条。编制组根据专家意见修改完善后形成《规范》送审稿,于2019年11月1日报请广东省住建厅组织专家组审查,于2019年12月30日顺利通过专家组审查。根据专家组的审查意见,编制组现已完成《规范》报批稿,并于2020年2月13日报请广东省住建厅审批。

《规范》编制组由下列单位和人员组成:

主编单位:广州华特建筑结构设计事务所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广州市设计院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广州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省建科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珠海市建筑设计院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佛山市顺德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广州智弘建筑物检测与鉴定技术有限公司

广州市稳固防水补强工程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

    黄小许、韦宏、韩小雷、陆瑞明、韩建强、郑建东、罗赤宇、周伟斌、谢春、何培建、李巨民、邓婷、孙文波、张小明、麦伟梁、吴文、江毅、付伟、万志勇、刘邵敏、毛桂平、林启辉、黄辉辉、程志辉、郭远翔、文健、陈林、王巍、李子生、李坚、程鉴基、邓建荣、汪晓明、关滚滚、杨随新

《规范》审查专家组由下列专家组成:

陈星(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协会会长/广东省勘察设计大师/教授级高工)

吕西林(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维亚(深圳和华国际工程与设计有限公司总工/教授级高工)

张兴富(广州城市更新设计院总工/教授级高工)

杨坚(广州珠江外资建筑设计院院长/教授级高工)

刘付钧(广州容柏生结构设计事务所常务副总工/教授级高工)

令狐延(中建四局总工/教授级高工)

《规范》主要技术内容:

1  总则  

2  术语和符号

2.1  术语

2.2  符号

3  基本规定     

3.1  一般规定

3.2  设计基础资料   

3.3  后续使用年限   

3.4  荷载

3.5  结构参数与结构分析

3.6  结构承载力计算 

3.7  变形与裂缝控制 

3.8  抗震设计

3.9  耐久性设计 

3.10  改造过程中的防倒塌设计  

3.11  材料   

4  既有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评估与加固设计  

4.1  改造前既有混凝土结构的可靠性鉴定

4.2  改造后既有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评估

4.3  既有混凝土结构及地基基础的加固设计  

5  改造方法及其设计规定

5.1  一般规定

5.2  楼层结构改造   

5.3  结构托换改造   

5.4  整体升高改造   

5.5  保护性改造 

5.6  加层改造

5.7  扩建改造

6  新旧结构连接设计 

6.1  一般规定

6.2  新加构件与既有支承结构的连接 

6.3  加固构件与既有支承结构的连接 

6.4  包柱式梁与既有柱的连接

6.5  包柱式柱帽与既有柱的连接 

6.6  构造规定

7  变形监测与质量检验  

7.1  变形监测

7.2  质量检验

附录A  微型嵌岩钢管灌注桩的设计